夏至有什么讲究和禁忌?在生活中存在有许多的节日与节气,每一个节气到来时民间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与禁忌讲究,为的都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。当夏至节气到来时,随着自然界当中气象物候的变化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至有什么讲究和风俗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夏至有什么讲究和禁忌
1、忌讳剃头理发
在清朝,夏至节气的时候是不能剃头理发的,在那个时候这是一项习俗禁忌。据《清嘉录》记载,“夏至日为交时,日头时、二时、末时,谓之‘三时’,居人慎起居、禁诅咒、戒剃头,多所忌讳……”也就是是说,在夏至日这个特殊的日子,要按时起居,不准口出诳语骂人,当然也不要剃头理发。据说,夏至日剃头理发会破运。
2、做好避暑
夏至节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气,在这个期间最主要的民俗活动就是避暑,因为夏至具有高气温、长日照的特征,很容易会因为高温而中暑,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,比如腹泻、痢疾、头晕等等,所以我们要注意控制衣着、饮食、出行等等多方面的因素。
二、夏至有什么讲究和风俗
1、祭神祭天
在古代,夏至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,它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。从周代开始,每逢夏至日,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除了祭祀外,朝廷还用歌舞礼乐的方式,祈祝国泰民安。到了宋代,从夏至这天开始,朝中百官还要放假三天。而辽代时妇女则互赠粉脂囊,用来除去身上的汗渍味。
2、食面
中国有句俗语叫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,讲的是人们在过冬至和夏至不可或缺的两种食物:饺子和面条。面条是北方人的至爱。夏至这天,山东各地普遍要吃面,而面条都要过凉水,俗称“凉水面”,用来消夏避伏。只是与现代不同的事,在古代人们都是用自家新收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制成。而在北京地区,则有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说法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夏至有什么讲究和禁忌、夏至有什么讲究和风俗全部内容,不同节气的意义不同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
..............
展开全文
更多免费相关测试
提示:本站所有内容,来源于古书或互联网,非科学的研究结果,仅供网友娱乐参考。
提示:本站图片以及文字部分摘录自互联网,若侵权请点击“投诉”按钮说明侵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