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节气的风俗活动有哪些?惊蛰,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;卯,仲春之月,卦在震位,万物出乎震,乃生发之象。一岁十二个月建,每个月建对应一卦,卯月(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)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,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蛰节气的风俗食物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惊蛰节气的风俗活动
1、蒙鼓皮
在惊蛰节气的时候,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响雷了,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,长了翅膀的大神,一手持锤,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,发出隆隆的雷声。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《周礼》卷四十《挥人》篇上说:“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。”注:“惊蛰,孟春之中也,蛰虫始闻雷声而动;鼓,所取象也;冒,蒙鼓以革。”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,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,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。这个节气风俗在有些地区是很流行的,但是有一些地区是没有这个风俗的。惊蛰节气是几月几日?是哪天?
2、打小人
惊蛰节气打小人的这个习俗并不是常见的,主要是在香港、澳门流行。传说中白虎是口舌、是非之神,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,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,阻挠前程发展,引致百般不顺。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,内含纸老虎、吉纸、小人纸等去“打小人”。其实这个风俗也是代表了大家对新一年的期盼,想要感受这个习俗的人可以去这些地方尝试一下。
二、惊蛰节气的风俗食物
在惊蛰节气的时候有吃梨的习俗。惊蛰节气的时候气候其实还是比较干燥的,很容易让人口干舌燥,身体不舒服。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。随着惊蛰的到来,温暖的气候将会使人的活动量不断增加,新陈代谢日渐旺盛。人体血液循环加快,而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多,以适应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。春季养肝是多方面的,首先要重视精神调养,应戒暴怒,更忌情怀忧郁,要做到心胸开阔,乐观向上,保持恬静、愉悦的心态,以保持肝的健康。饮食上,宜适当吃些葱、香菜等,这类食物温而发散,与春季气候相适应,对人体有益,而生冷之物则应当少食,以免伤害脾胃。在合适的节气吃合适的食物,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,但是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吃,不然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。惊蛰的含义是什么意思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惊蛰节气的风俗活动、惊蛰节气的风俗食物全部内容,惊蛰节气的活动还是比较多的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
..............
展开全文
更多免费相关测试
提示:本站所有内容,来源于古书或互联网,非科学的研究结果,仅供网友娱乐参考。
提示:本站图片以及文字部分摘录自互联网,若侵权请点击“投诉”按钮说明侵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