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朝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有哪些?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,这一点在明人田汝成所撰的《熙朝乐事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:“花朝月夕,世俗恒言,二、八两月为春秋之半,故以二月半为花朝,八月半为月夕。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花朝节来历风俗意义是什么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花朝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
花朝节,是纪念百花的生日,因古时有“花王掌管人间生育”之说,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。花朝节由来已久,最早在春秋的《陶朱公书》中已有记载。花朝节与中秋节相对应。晋人周处所撰的《风土记》一书:“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,百花竞放,乃游赏之时,花朝月夕,世所常言。”南宋《梦粱录·二月望》“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,渐闻风俗,为春序正中,百花争望之时,最堪游赏。”《中华全国风俗志》“二月望为花朝节。盖花朝月夕,世俗恒言二、八两月为春秋之半,故以二月半为花朝,八月半为月夕也。”宋代以后走向没落。
二、花朝节来历风俗意义是什么
1、壮族花朝节
壮族花朝节又称“百花仙子节”。壮族民间节日。流行于广西龙州、宁明等地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。节日里,男女青年汇集在长有木棉树的平坝对歌。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。青年男女对歌情深,歌为引子花为媒,在真挚的歌声中赠花定情,便抛绣球和互赠礼物。所得绣球不带回家,待日落分手时,挂到木棉树(民间认为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树中)上,以求百花仙子保佑爱情永结,心地洁白。
2、白族花朝节
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,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“春会”,届时家家户户门前以盆栽花卉搭成“花山”,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“花街”,绚丽多彩,蔚为壮观。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农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,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,赏花景。
3、汉族花朝节
在2016年3月10日,中国传统农历二月初二,是汉族传统节日花朝节,当天在位于江西庐山西海核心的花源谷景区,桃花、海棠花、樱花竞相绽放,成为一片绚烂的鲜花海洋,不少身着汉服的少女沿青石花径,拾阶而上,焚香祭拜花神,为春天祈福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花朝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、花朝节来历风俗意义是什么全部内容,不同节日的意义是不同的。
更多相关文章内容推荐:
..............
展开全文
更多免费相关测试
提示:本站所有内容,来源于古书或互联网,非科学的研究结果,仅供网友娱乐参考。
提示:本站图片以及文字部分摘录自互联网,若侵权请点击“投诉”按钮说明侵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