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时辰中,午时有什么说法?古代计算时间的工具有很多,比如沙漏、日晷、漏刻等,其中日晷是用的最多的,日晷就是在一个石碑上刻上十二个时辰,然后正中间放一根指针,然后人们根据太阳的影子来判断时间,那么在古代,午时有什么忌讳?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午时有什么说法
十二时辰中,午时指的是11点-13点,这个时候是不能垂钓的。现如今很多朋友喜欢钓鱼,但是其实垂钓也是有时间禁忌的。最严重的就是午时不能垂钓。在古代坊间的位理学上有“宁钓早晚一刻,不钓午时半天”的说法。为何午时不能垂钓呢?其实这往往与“杀生”有关。我们看电影或者看古代小说,往往看到“午时已到”等说法,这就是午时三刻开刀问斩时候,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注意。午时是什么时辰?五行属什么?
二、午时有什么忌讳
1、不可以进入隐晦的地方
在古代,午时三刻往往是不可以进入隐晦的地方的,隐晦的地方就是指经常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或者是很少有人的地方,因为人们觉得此时进入到隐晦之地会引起各种疾病,以及会发生不吉利的事情,所以要避讳。
2、此时阳气最盛
在古代,特别是行刑时,一般都会选在午时三刻,因为一天中这个时候的阳气最盛,能够压住阴气,这样一来让受刑者死后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。
3、不能杀祭祀用的牲畜
在古代,午时这个时候是不能杀祭祀用的牲畜的,因为人们认为这个时候杀生,会导致牲畜的灵魂灰飞烟灭,不能超生,祭祀是讲究福报的,所以不适合午时三刻杀生献祭。
以上就是午时有什么说法、午时有什么忌讳的相关内容。在古时候,午时是有许多忌讳的,需要注意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
..............
展开全文
更多相关文章
更多免费相关测试
提示:本站所有内容,来源于古书或互联网,非科学的研究结果,仅供网友娱乐参考。
提示:本站图片以及文字部分摘录自互联网,若侵权请点击“投诉”按钮说明侵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