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?立冬这个节气一旦到来,就意味着冬天也即将到来,在过去,“立冬”会被逐字拆分解释,其中“立”表示开始,“冬”表示终止、结束之意。表示着秋收已经完成,收获的庄稼和果实可以开始保存起来,准备安心过冬了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冬节气的特点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
立冬中的冬,启示也是有终了之意,具体指的就是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,农作物在进行收割之后,一定要记得收藏起来,立冬之后,我国黄河中下游即将结冰,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。
古人有在立冬看气象、卜冷暖的说法,如“立冬晴,一冬凌(严寒意)”;“立冬阴(阴雨),一冬温(暖冬)”。从立冬起,“水始冰,地始冻”。而到了冬至,则阳生,即阳光直射位置向北部移动。
老天津卫说:“冬至起,一天长一抄。”意为白天渐长。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。冬是终了的意思,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,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。立冬节气,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。
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,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。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,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,一般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。另外,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,同时,还伴随着寒潮和大幅度降温,这些气候特征都是比较明显的。

二、立冬节气的特点
在立冬节气的时候,平均每年11月份有2-3个热带气旋生成。特别是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,可能还会有发展成台风,所以,这个时候自然灾害比较多,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、广东和海南。
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,热带气旋比较活跃,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,也就是冷空气强,不容易有台风。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,即便寒风扫过,气温会迅速回升,晴朗无风之时,常有“十月小阳春,无风暖融融”之说。
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。而在华南南部、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,11月以后,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。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。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,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,影响也大,往往需要特别关注。
但是,这个时候的降雨是会有多种不同的形式,比如雨、雪、雨夹雪、霰、冰粒等。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,江南地区也是有可能会下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