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汤圆有什么来历?冬至也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冬至习俗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。《清嘉录》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,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吃汤圆有什么传说故事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吃汤圆有什么来历
1、吃汤圆的来历
汤圆也是元宵,是一种很传统的食物,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吃汤圆了,在那个时候被叫做“浮元子”,后人成为“元宵”,又称“汤圆”。主要是以花生、芝麻、桂花、红枣、果仁等各种丰富的馅料、用糯米粉包成,可荤亦可素,不同的汤圆味道是不同的,另外,对于汤圆还可以使用蒸煮、煎炸等食用方式,寓意团圆、美满之意。
2、吃汤圆的寓意
汤圆一般是寓意着合家团圆美满,另外,在正月里吃汤圆也是意味着,在新的一年中阖家幸福、团团圆圆。汤圆其实也算是一种传统小吃,是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,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。吃汤圆要趁热,吃的时候要慢一些,避免烫伤,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。
二、吃汤圆有什么传说故事
关于汤圆有一个传说故事,据说是在汉武帝时期。在宫中有一名宫女名叫“元宵”,这个女子因为长期在宫中,不能跟家中的父母相见,导致整体都悲痛不已。有位大臣东方朔比较同情这位宫女,决定帮她,就对汉武帝说,玉皇大帝要派火神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或火烧长安,火神最爱吃的就是汤圆,如果想要逃过此劫,就需要由元宵姑娘在这一天做一些汤圆,并要长安城内全体臣民要张灯结彩,供奉火神。汉武帝决定准奏,于是元宵姑娘见到了家人,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正月十五被称为“元宵节",在这天也有吃汤圆的习俗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吃汤圆有什么来历、吃汤圆有什么传说故事全部内容,各地对于汤圆的习俗不同。
更多相关文章内容推荐:
祭月有什么讲究、寓意?
放天灯有什么寓意、讲究?
重阳节有什么意义和寓意、活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