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?中秋节是属于阖家团圆的节日,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渊源。这天也会有很多不同的习俗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习俗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
中秋节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上古天象崇拜——敬月习俗的遗痕。在传统文化中,月亮和太阳一样,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。在二十四节气“秋分”时节,是古老的“祭月节”,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秋分祭月”而来。据考证,最初“祭月节”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“秋分”这天,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,使用阴历(夏历),后来将“祭月节”由二十四节气“秋分”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渊源。祭月,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,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“月神”的一种崇拜活动。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,是古老的“祭月节”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秋分祭月”而来。祭月之后一直是面见节日的祭礼之一,之后经过慢慢变化,成为了现在的赏月、颂月等活动。中秋节吃什么水果?吃石榴吗?
二、中秋节的习俗
在这中秋节的时候,最经典的习俗还是祭月,不管什么地区的人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祭月,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古人对“月神”的一种崇拜活动。在古代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。夕月,即拜祭月神。自古以来,在广东部分地区,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(拜月娘、拜月光)的习俗。拜月,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。在月下,将“月神”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,红烛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祈求福佑。祭月赏月,托月追思,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。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,从古代延续至今,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、颂月活动,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、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。在中秋的时候,一般只要现实情况允许的人都会回家,跟父母一起过中秋,但是一些离家远的人只能通过视频或者电话联系,共同祭月。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?有哪些传说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、中秋节的习俗全部内容,中秋节是一个很不错的节日。
更多相关文章内容推荐:
中秋节是什么节日?是端午节吗
中秋节是几月几日?是法定假日吗
中秋节吃的传统食物有什么寓意